12月28日,地铁6号线二期即将在万众瞩目中开通。这条贯通五区的地铁线路,预计日均运载93万人次,承载着广州“东进”的梦想,挺进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迅速拉近了广州城市发展内空间。
人们对这片东部热土饱含着真挚的希望,举家纷沓而至,“十二五”时期,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人口年均增长高达 1.5%,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更重要的是,这是年轻人成长的沃土,20~34 岁青年人口占比高达 42.6%,创新创业环境欣欣向荣。有人、有市、就有城,这里已崛起产城融合“黄埔样本”。
今年9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支持各地开展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通知》,确立了全国首批58个产城融合示范区,广州市黄埔产城融合示范区被纳入其中,是广州市唯一获批建设的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
审视自身发展经验,学习国际先进理念,未来的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将发展出“山绿水清、城美人和”的独特韵味,留得住新广州人的乡愁。
“左邻右舍可以用英语打招呼”
有产有城 高端人才蜂拥而至
2011年,曾毅放弃在美国一线医疗企业优渥的环境,毅然回国创业。短短5年时间,这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创办的普霖医疗科技,已经成为广州开发区、黄埔区高新产业的代表。曾毅也在这里安了家,白天在广州科学城工作,傍晚沿着绿道健身,小跑回家。
“我喜欢这里的生活环境,和国外的社区挺像的。”曾毅说。对创业者而言,时间成本很重要,没办法在东部工作、西边居住,过费时费力的“钟摆”生活。“你看我们下班就到街角喝个咖啡,讨论到深夜也不怕没法回家,这样的生活节奏很紧凑。”
“有产有城”是城市“筑巢引凤”吸引人才的重要法宝。像曾毅一样将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作为创业与定居首选之地的高端人才还有很多。广州慧智微电子公司创始人李阳,手握几十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把自己的企业和家都安在了这里。他打趣道,回国创业后,发现左邻右舍可以用英语打招呼。
无他,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聚集的“海归”有如猛龙过江。目前有3000多名海归在区内创业,以及两院院士34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62人,国家“万人计划”人才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6人,创新创业“国家队”已经达到115人。人才吸引度和创新效益均位居广州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广州“人才重镇”。
良禽择木而栖,无论是创业者还是老百姓。作为广州“东进”的龙头,2015年9月新黄埔区正式挂牌,使得广州东部两大工业重镇连为一体,也让中心城区与新兴城区真正交汇融合。“1+1>2”的成功效应,造就了人们安居乐业时的热门选择。
楼市成交量和商业综合体数量,无疑是城市“人气榜”的重要指标。前11个月,黄埔区共网签20767套一手住宅,相较于去年同期,短短一年时间成交量接近翻番,稳居全市第二。
日渐成熟的居住氛围,吸引了精明的商业大亨前来投资,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仅在广州科学城板块,就有万达广场、优托邦、绿地中央广场等超过10个商业综合体,东部新商圈正在崛起。
“喜羊羊与灰太狼被吸引过来了!”
规划先行 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相对于很多城市新区开发都遭遇了“有产无城”的尴尬,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早就确立了“有产有城”的发展模式。新黄埔区正式挂牌之后,“产城融合”的规划落实力度加快。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进一步对接广州市三大战略枢纽和一江两岸三带布局,在“北扩、中聚、南提”的总体思路下,形成北部以中新广州知识城为核心、中部以广州科学城为核心、南部以黄埔临港经济区为核心的三足鼎立、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近日,中新广州知识城频频“上头条”——拥有《喜羊羊与灰太狼》经典动画的商标和版权的奥飞动漫,在这里启动动漫硅谷项目,一改知识城因位置偏远难聚人气的刻板印象。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先行,地铁14号线知识城支线计划明年年底完工;获批中国首个、目前唯一一个“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让“知本”站在“风口”引领未来;在公共服务方面,黄埔区会元学校、中大肿瘤防治中心、九龙新城综合医院等相继动工或投入使用。
从宏观角度看,向北部疏导人口,在中部集聚高端资源,向南部输送创新力量,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带来了黄埔人的融合和认同。
从微观角度看,一个个城市社区构成的“细胞”,也与“产城融合”概念相应合。广州开发区、黄埔区针对不少旧集体物业进行了“微改造”,以高质量的转型升级,唤醒这里的活力生机。
鱼珠智谷EPARK创意产业园就是这样的典型案例。走进园区,一栋栋白色联排小楼让人分不清这是公司还是别墅。鱼珠智谷改造了旧厂房、旧仓库,将办公研发与娱乐休闲兼容在一起,“逆袭”成“有产业有生活”的现代园区。
有趣的生活环境,引来了一帮有趣的创业者。阿里云的合作伙伴、云徙科技已获得国内知名投资机构500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CEO包志刚表示,他们与全球最大的钢琴制造商——珠江钢琴联手开发了“91琴趣网”。在钢琴上装置了一个小盒子,不断收集弹琴“大数据”,可以指导孩子更有效率地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