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已进入以存量用地为主的发展新阶段。两年来,深圳重点围绕二次开发,以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为抓手,尽力实现以最有限的资源消耗、最集约的资源利用来支撑城市发展。
深圳用30多年时间在199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了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未来30年,深圳将面临“无地可用”的困局,怎么办?
“改革!只有改革,深圳才有地可用;只有改革,深圳才能把剩下为数不多的土地用好,用出最佳效益;只有改革,才能更好适应当前城市发展转型的要求。”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海洋局)主任王幼鹏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求,深圳以明晰产权、市场配置、政府引导、利益共享为改革思路和支点,撬动起新一轮土地改革。
深圳肩负“土改”新使命
27年前,深圳率先敲响了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成为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进程中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带来我国土地使用制度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2012年5月,国土资源部、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深圳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总体方案》,赋予深圳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先行先试的重大历史使命,深圳新一轮土改就此正式启动。
3个月前,深圳凤凰社区首宗原农村集体土地成功入市交易,成为深圳启动新一轮土改以来首例成功入市的“农地”,也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后,深圳在“农地”入市方面率先取得了突破,被外界普遍称作是中国“农地”入市第一拍,对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今年4月1日,《〈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决定〉试点实施办法》(下称“实施办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深圳在处理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方面迈出关键性的一步,部分符合条件的历史遗留违建有望得到确权。
王幼鹏说,纵观深圳土地管理制度的每一次探索和实践,都对国家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充分发挥了深圳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和试验田的作用。